外資增持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
前三季度成交33.2萬億元,增長88%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市場共成交33.2萬億元,同比增長88%。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崔嵬表示,與全球債券市場相比,今年我國債券收益率要高不少,人民幣升值也增強了我國市場的吸引力。隨著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不斷增強,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市場的參與度持續提高。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外資累計增持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7191億元。
今年以來,促進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各項措施密集落地。9月份,《關于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見稿)》出臺,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配置人民幣債券資產。當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將QFII、RQFII規則合二為一,放寬了準入條件,擴大了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范圍。
在此背景下,境外投資者投資我國金融市場積極性增強。繼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BBG)、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指數(GBI—EM)后,富時羅素今年9月份宣布從2021年10月份起將中國債券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據市場估算,完全納入WGBI將為中國債券市場引入約1500億美元指數追蹤資金。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銀行間市場向50多個國家和地區、3萬余個機構投資者提供服務,日均交易規模超過6萬億元。崔嵬表示,中國債市魅力體現的是國家經濟實力。未來,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步伐會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