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海南自貿試驗區項目建設
本報海口12月2日訊 (記者邵長春 通訊員沈君)我省抓住海南建設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的重大機遇,落實好工信產業和項目“‘引進來、落下去、服務好’三部曲”,招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4月13日以來,在工信產業領域,我省與多家知名企業簽署68個合作項目,其中8家是世界500強、10家是中國500強、5家是大型央企、6家是中國軟件企業100強,這些項目已有35個注冊落地,12個開工,落地率創近年新高;僅互聯網產業4月13日以后就新注冊3800多家,同比增長106%,中海油海南能源公司和阿里巴巴2家區域公司總部實質性落地,阿里巴巴在海南的4家公司實現營收63億元。
省工信廳廳長王靜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該廳將用足用活自貿試驗區政策,面向國際國內招大商、引大資,招商時沖在前面,服務時俯下身子,把工作做細做實,確保項目引得來、落得下、發展好,用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提高我省工信產業的檔次和質量,夯實發展新動能。
在今年的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中,省工信廳圍繞中央要求海南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收集梳理國內外招商線索,廳領導1/3以上的時間在外跑項目、找客商、談協議,多次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高密度對接100多家知名企業和協會;赴山東開展農產品深加工專題招商,到以色列以及中國臺灣等地推介自貿區建設,與知名企業洽談,安排處級以上干部點對點聯系有意向的企業,并在廳務會上通報處室招商進度和排名,強化“比學趕超”氛圍。4月13日以來,省工信廳已組織2批集體簽約活動,與中國電信、中海油、南方電網、騰訊、阿里、百度、亨通等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成功簽約。
為保障項目落地,省工信廳收集整理了91個工信重點項目庫,建立落地月報制度,明確廳領導和處室負責人責任,與市縣、省直部門、園區一起努力,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優化服務,兌現承諾,做到“扶上馬、送一程”。今年簽約的新項目中,中海油陵水17-2氣田等一批重大項目已開工;僅5月19日一天,海南生態軟件園就同時開工了3個年營收百億級的項目和國際學校配套項目。
省工信廳還深入開展“勇當先鋒 做好表率”活動,不斷完善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制度,印發實施《海南省工信系統重點項目跟蹤服務若干措施》,建立微信群,隨時互通情況,形成多部門聯合調研工作機制,重要問題上廳務會研究解決,落實審批綠卡、政策輔導、資金傾斜等措施,促進項目建設。今年以來,該廳重點協調解決了復興城西海岸互聯網總部基地建設、三亞中興軟件辦公及研發場所、三亞創意產業園企業享受配套費減免優惠政策、清水灣國際信息產業園一期驗收等一批具體問題。
(文章轉載: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