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企業如何定制稅務籌劃?稅收籌劃有哪些方法?隨著創個業熱潮的興起,現在的企業是越來越多。每個企業業務發展都存在著少許的差異,以至于經營發展也不相同。就從納稅這方面來講,也是不同的。我國企業都是遵循國家稅法來依法納稅的。但不同的行業上所繳納的稅是不同的。由此企業要像個開展稅務籌劃就需要制定是和本身計劃。那么,2021年企業如何定制稅務籌劃?稅收籌劃有哪些方法?
1.籌劃需要建立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之下,這樣才能夠有效規避稅收籌劃工作開展的風險。現如今,我國實行的稅率制度是累進稅率,所以想要制定專業的稅收籌劃方案,就要盡可能地利用稅率差異,同時這也是在節稅操作上最為重要的原則。
2.是在稅制要素上進行稅收籌劃方案安排的話,其主要需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是要找出不屬于征稅范圍的內容。在我國稅法中,幾乎是每一種稅種都規定了相對應的征收對象,那么,要在這些征收范圍之中找出不屬于范圍之內的內容是不是毫無可能呢?事實上,并非如此。而這就涉及到稅務籌劃過程中,利用反向思維的重要性。就拿現在比較熱門的專項技術轉讓為例,專項技術轉讓屬于無形資產,根據國家相關稅法規定,轉讓無形資產需要繳納一定的稅款,因此,反向思考的話,如果這項無形資產不在中國境內轉讓,那么就可能無需進行稅款繳納。所以現在很多公司都會選擇轉讓給境外公司,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納稅支出。
3.有利于延遲納稅的辦法。其實現在很多公司的運轉都是依靠資金流,一旦公司的資金流出現問題,或者是卡在稅收征收上,那么就會對公司的運營會產生很大影響。而延遲納稅可以延長企業的緩沖時間,起到緩解企業納稅壓力的作用。因此,在稅收籌劃方案制定過程中,企業可以提前做好周期規劃,分期付款,這樣就可以分期繳納稅金,因此可以避免企業一次性繳納大額稅金。不過,該種籌劃方式應如何運用,還需根據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生產規模來綜合判定。
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時,稅收籌劃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具體分析。不同公司由于財務狀況不同,資金回轉的時間也有差異。所以,企業在進行專業稅收籌劃方案制定時,還需根據企業整體經營狀況,進行統籌兼顧。
(一)個案稅收籌劃法
所謂個稅籌劃法,是指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針對具體的涉稅實例,利用稅收籌劃原理,結合當地的稅務管理實際運籌降低稅收負擔,或者將稅收負擔調節到理想狀態的過程。包括以下幾點:
1、收入稅收籌劃,就是通過對取得收入的方式和時間、計算方法的選擇、控制,以達到節稅目的的籌劃。例如,分期收款銷售商品是根據合同約定日期確認收入,委托銷售商品是在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為了實現合理納稅期間,企業可以在簽訂銷售合同時選擇不同的銷貨方式,在不同時期確認收入,實現遞延納稅,減少籌集資金的成本,增加企業稅后利潤。
2、成本費用籌劃,即基于稅法對成本、費用的確認和計算的不同規定,根據企業情況選擇有利方式的籌劃。例如,存貨的核算方法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等,因此,企業在通貨膨脹時注冊成立或企業申請會計政策變更得到有關部門批準時,可以采用后進先出法核算成本;在物價變化不定時,可以采用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平均法核算成本,這樣可以提高企業成本,減少所得稅。同樣,對于折舊方法的選擇有直線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企業為了達到遞延納稅的目的,在稅法允許的行業,可以采用加速折舊法,年數總和法等計提折舊。這樣,相當于企業獲得了一種無息貸款,企業無形中增加了收入。
3、盈虧抵補籌劃,是準許企業在一定時期以某一年度的虧損去抵以后年度的盈余,以減少以后年度的應納稅額。
4、租賃籌劃,從企業稅收籌劃的角度看,租賃也是企業用以減輕稅負的重要方法。在關聯雙方適用稅率有差別的情況下,使利潤流向稅率較低的一方,效果更加顯著。
5、籌資籌劃,主要包括籌資渠道策劃和還本付息策劃。通常情況下,企業自我籌資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要重于向金融機構貸款的稅收負擔,企業之間相互拆借籌資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要重于企業內部集資所承擔的稅收負擔。總體上看,企業內部集資與企業之間拆借方式效果最好,尤其當企業間稅率有差別時,金融機構貸款次之,自我積累效果最差。其原因在于內部集資與企業之間的拆借涉及的部門和機構較多,容易使企業利潤分散。
6、投資籌劃,稅負的輕重對投資決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納稅人即投資者,在為新的投資進行籌劃時,基于投資凈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應從投資行業、投資方式、企業的組織形式等方面進行最優選擇。
(二)政策利用籌劃法
1.投資地點:企業可以根據國家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優惠條件的規定,選擇在不同地點進行投資,享受低稅負的優惠條件。例如國家規定在西部地區、沿海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等都有不同的優惠政策。因此,企業在投資時,可以選擇低稅負區,獲得稅收優惠。
2.投資行業:稅法規定對于設立在西部的國家鼓勵類企業在征收企業所得稅時在2001年~2010年間減按15%征收所得稅;在西部新辦的基礎設施行業,其主營收入占總收入70%以上的可以享受“兩免三減”的優惠等。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不同的行業,進行稅收籌劃,實現合理避稅。
3.人員構成:現行稅法中有一些安置待業人員、下崗人員的優惠政策,企業可以根據情況合理應用。
4.減免稅優惠:國家對不少產業實行減免稅優惠,企業可充分利用此政策,進行稅收籌劃,達到合理避稅目的。
5.準確設置會計科目,充分利用會計政策。如企業對于情況屬實的毀損,如果進行了稅收籌劃,在限額內的部分,企業及時辦理報批手續,將資產轉入壞賬,爭取稅前扣除,則企業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稅負。還有,會議費與招待費、廣告費與宣傳費等,如果企業進行了稅收籌劃,爭取在稅法規定的限額內列支,則可在所得稅前扣除,增加成本,達到節稅目的。
(三)資產重組籌劃法
1.采用企業分立合理避稅:利用企業所得稅按照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同、稅率不同的政策,將企業分立,實現合理避稅。如,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1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應繳所得稅為36300元。此時,如將企業分立為兩個企業,分立出來的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為3萬元,應納企業所得稅為5400元;原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為8萬元,應納企業所得稅為21600元,兩個企業共計納稅27000元。分離后與分離前相比企業節約所得稅為9300元(36300-27000)。
2.采用企業合并合理避稅:如甲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00萬元,乙企業累計虧損91萬元,甲乙企業合并前分別納所得稅為33萬元和0萬元。現甲企業兼并乙企業,根據我國稅法規定盈利企業兼并虧損企業的累計虧損企業可以用虧損企業的累計虧損額抵減盈利企業的利潤的政策,甲乙企業合并后應納稅所得額為9萬元,應納稅所得率為27%,應納稅所得額為24300元,比合并前少納稅305700元。可見,選擇適當的企業合并,可以大大地降低企業的稅負,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利潤,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
以上是關于“2021年企業如何定制稅務籌劃?稅收籌劃有哪些方法”的相關介紹,如果有需要辦理稅務籌劃,或者對2021年企業如何定制稅務籌劃?稅收籌劃有哪些方法有其他疑問,歡迎咨詢大通天成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