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規模納稅人要不要轉為一般納稅人,兩種形式該如何選擇?對于納稅人之間的選擇問題一直都非常讓人矚目,納稅主體的選擇,對于企業經營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就當前政策而言,增值稅稅收優惠向小規模傾斜力度較大。那么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就一定對公司有利嗎?
其實不然,企業的發展不能只考量稅收節約的成本,更多的要從長遠的角度做分析統籌。小規模和一般納稅人各有特點,今天大通天成小編帶大家了解清楚。
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銷售額在規定標準以下,并且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增值稅納稅人。
所稱會計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確核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包括一個公歷年度內的全部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
注意年應稅銷售額,是指納稅人在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四個季度的經營期內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稅務機關代開發票銷售額和免稅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和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計入查補稅款當月銷售額,不計入稅款所屬期銷售額。
適用稅率不同
現行稅率和征收率如下:一般納稅人基本稅率有13%、9%、6%以及零稅率,而一些特殊業務還可以按簡易辦法征收,簡易征收方式下適用征收率,一般可適用3%和5% 。
小規模納稅人只能適用征收率,一般情況下為3%和5% 。
稅收政策不同
小規模納稅人(湖北省以外)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目前在實操當中依舊是減按1%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每月銷售額度不超過15萬元的或季度不超過45萬元的,不需要繳增值稅,但需要進行申報。只有超過上述標準,才需要繳增值稅,并且小規模納稅人通常按季進行申報增值稅。
而一般納稅人則與之不同,其增值稅按月申報。
計稅方式不同
一般納稅人采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按"抵扣制"計算稅金,即按銷項減進項后的余額交稅,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采用簡易計稅方法,按銷售額乘征收率計算應交稅金,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
例外:特定行業的一般納稅人也可適用簡易計稅法,主要是提供建筑服務的企業
看公司規模
如果公司投資規模大,年銷售收入很快就會超過500萬元,建議直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如果估計公司月銷售額在10萬元以下,建議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看潛在客戶
如果你的購買方預計未來主要是大客戶,他們通常也希望收到稅率較高的專用發票,從而方便抵扣。很可能他們不會接受3%征收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建議直接認定一般納稅人,反之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另外一般納稅人通常比小規模納稅人在公司規模、組織結果、公司實力方面,會更有潛在印象的優勢。在一些招標、引資方面更有優勢。
看抵扣
如果你的公司成本費用構成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占比高,進項稅額抵扣充分,通過測算估計增值稅稅負低于3% ,建議選擇認定一般納稅人,反之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看稅收優惠政策
如果所處的行業屬于國家政策支持的有增值稅稅收優惠的行業。比如軟件行業,國家對自行開發軟件產品的企業有超稅負3%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如果企業各方面都滿足條件,就可以直接選擇為一般納稅人,在稅收優惠方面不輸小規模。
以上是關于“小規模納稅人要不要轉為一般納稅人,兩種形式該如何選擇”的全部介紹,如果對本文介紹的內容有其他疑問,歡迎前來咨詢大通天成在線客服,我們有專業的人員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