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資企業也就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簡單來說它就是外國公司與中國公司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應遵守中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那中外合資企業的設立步驟是怎樣的?小編將就這個問題為您做出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設立中外合營企業一般要經過三個步驟。
申請設立中外合營企業,中外合營者須共同向審批機構報送下列文件:
(1)設立合營企業的申請書。
(2)合營各方共同編制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3)由合營各方授權代表簽署的合營企業協議、合同和章程。
(4)由合營各方委派的合營企業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人選名單。
(5)審批機構規定的其他文件。
前款所列文件必須用中文書寫,其中第(2)、(3)、(4)項文件可以同時用合營各方商定的一種外文書寫。兩種文字書寫的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審批機構發現報送的文件有不當之處的,應當要求限期修改。
這里所稱合營企業協議,是指合營各方對設立合營企業的某些要點和原則達成一致意見而訂立的文件;所稱合營企業合同,是指合營各方為設立合營企業就相互權利、義務關系達成一致意見而訂立的文件;所稱合營企業章程,是指按照合營企業合同規定的原則,經合營各方一致同意,規定合營企業的宗旨、組織原則和經營管理方法等事項的文件。
合營企業協議與合營企業合同有抵觸時,以合營企業合同為準。經合營各方同意,也可以不訂立合營企業協議而只訂立合營企業合同、章程。
審批機構應當在收到規定的全部文件之日起3個月內決定批準或者不批準。審批機構如發現報送的文件有不當之處,應當要求限期修改,否則不予批準。合營企業經批準后由審批機構發給批準證書。須經國務院商務部審核批準的,由其發給批準證書;國務院授權的省級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有關行政機關審核批準的,應當報國務院商務部備案,并由商務部發給批準證書。
申請者應當自收到批準證書之日起1個月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領取營業執照,開始營業。合營企業的營業執照簽發期,即為該合營企業的成立日期。
中外合資企業由國內外投資者共同投資成立,由于投資主體的特殊性,企業的成立也與一般的國內企業有所區別,那么,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中外合資企業注冊時需要經過哪些程序呢?
中外合資企業全稱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指依照中國有關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與中國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共同舉辦的合營企業,即兩個以上不同國籍的投資者,根據《公司法》和《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共同投資設立,共同經營,共負盈虧,擔當風險的有限責任公司。
(一)申辦資格符合規定
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類:經過審批機關批準的合同、章程;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必要設施的證明文件;有符合國家規定的注冊資本;有符合要求的從業人員;經營范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有健全的財會制度,獨立核算、自負贏虧。
(二)申辦材料
中外合資企業注冊的申辦材料較多,包括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外商投資企業登記申請書》(原件)、企業名稱核準通知書(原件)、合同、章程(原件)、批準證書副本(一)(原件)、審批部門關于合同、章程的批復(復印件)、外方投資者的銀行資信證明(原件)、董事會成員任職文件(原件)、董事簽字及總經理登記備案表(原件)、董事身份證明(復印件)、住所使用證明或租賃協議(原件)。
(三)手續和流程
1、在工商局進行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登記
2、行業主管部門進行行業前置審批
3、區發改委立項審批
4、區商務局審批章程、合同
5、質量技術監督局進行組織機構代碼預先核準
6、區商務局批準證書
7、工商注冊登記
8、質量技術監督局批發組織機構代碼證書
9、稅務局開發稅務登記證書
10、外管局進行外匯登記
11、銀行開戶許可證書
12、會計事務所開具驗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