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怎么算?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企業所得稅是國家主要稅收的一種,其征稅對象為通過銷售貨物、提供勞務、轉讓財產、股息紅利、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以及捐贈和其他所得對其納稅人進行征收的一項稅收行為,其所得稅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區的收入的組織以及生產經營所得。
1、按本年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實際的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發生數計算繳納。
2、以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計算繳納。按照我們國家目前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企業所得稅稅率減按20%。這是為了促進小型微利企業的發展,平衡經濟發展而規定的政策。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費用-以前年度虧損
1、不征稅收入:就是財政撥款,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其他被列入的不征稅收入。
2、免稅收入:包括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的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3、各項扣除費用項目:
(1)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支出。
(2)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相關費用。
(3)稅金:所有已交計入稅金及附加的稅費。
(4)損失:包括財產盤虧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損失等。
損失的扣除額是實際發生的損失扣除保險公司賠償和責任人賠償后的金額。
如果企業已經做為損失處理的資產,在以后年度又全部或部分收回的,應計入收回當期收入。
(5)其他支出:包括工資薪金支出、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廣告宣傳費。
4、禁止扣除的項目
(1)所得稅稅金
(2)行政罰款、行政沒收財產損失、稅收滯納金
(3)不符合規定的捐贈支出
(4)與企業經營無關的廣告性贊助支出
(5)沒有經過核定的準備金支出:包括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資產減值準備等
5、以前年度虧損
企業虧損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5年內進項彌補。
以上是關于“企業所得稅怎么算?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的全部介紹,如果對本文介紹的內容有其他疑問,歡迎咨詢大通天成在線客服,我們有專業的人員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