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湖南省高新技術發展條例》情況的報告。據介紹,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8631家,高新產值超百億的企業增至33家。
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我省科技創新工作5年5次獲國務院真抓實干表彰激勵,其中,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工作4次獲表彰。
近年來,我省聚力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戰,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速,總量即將跨越萬億元大關。以超級雜交稻、超級計算機、超高速列車動力牽引技術等“三超”為代表的重大創新成果領跑世界。履帶起重機、 硬巖隧道掘進機等大國重器助力國家超級工程。同時,攻克了北斗導航定位、軌跡等核心技術。
省委、省政府將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質量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指標和真抓實干督查激勵的重要內容,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增量提質”。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8631家,同比增長47.3%,是2015年的4.75倍。全省納統的高新技術企業中,高新產值超百億的企業增至33家,超10億的企業增至513家,均較“十二五”翻了一番。
我省還通過組織實施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推進高新區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目前,我省8家國家級和40家省級高新區占全省產業園區總數31.7%,擁有全省園區56.0%的高新技術企業,貢獻了全省園區47.9%的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
成績亮眼之余,我省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在“卡脖子”技術方面,如新材料領域的特種鋼、航天航空用鋁材/鈦材等技術有待突破。世界級科技領軍企業急需培育,2020年全省營業收入過百億的高新技術企業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主營業務為建筑等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的引領輻射作用有待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研平臺缺乏,高新技術源頭供給有待加強。
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省政府通過貫徹實施高新技術發展條例,有力地發揮了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讓“三高四新”戰略的實施見到了新氣象。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繼續加強高新技術發展條例的學習宣傳,為高新技術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在加大研發投入、創新主體增量提質、創新基地和平臺建設、創新體制機制等工作上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