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戴女士,材料齊了,今天就可以通過商標網上申請系統提交給商標局。”“好的,真是太方便了,謝謝你們!”這是近日在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商標受理窗口,某茶業公司辦事人員戴女士與窗口工作人員小林的一席對話。類似場景,經常在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商標受理窗口發生。
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批復泉州市市場監管局開設泉州商標受理窗口(含質押受理點)以來,窗口主動融入“深化‘放管服’改革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圍繞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工作要求,堅持“立足泉州、輻射閩南、服務全省”的原則,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為社會公眾提供優質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據統計,窗口成立至今已經為各類市場主體辦理商標注冊及相關業務申請6436件,辦理商標權質押申請27件,涉及質押金額16.4億多元,業務量在福建全省商標窗口中處于領先地位。今年元月,窗口還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商標受理工作先進”的表揚。
貼心指導 實現“零距離、無障礙”交流
泉州民營經濟發達,商標品牌經濟活躍,注冊商標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具有很強的商標注冊業務辦理需求。為盡最大可能方便申請人辦事,在此前“紙質收件、集中寄送商標局”的工作模式下,窗口借助電話(22112700)和工作QQ號的方式,積極和申請人就申請材料的格式要求、填寫要點等進行溝通交流,避免申請人因材料不齊全或格式錯誤而來回往返補正。
隨著商標局的“商標注冊網上申請系統”(下稱網申系統)在泉州的授權使用后,窗口在總結前期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制作完善了《商標注冊網上申請提示書》,向申請人告知通過網申系統辦理商標注冊及后續業務應注意的細節問題,提高申請人的辦事效率。如今,在材料齊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通過網申系統當天就能將材料快捷提交至商標局,申請人當天就能完成商標申請業務的辦理。
用心服務 做好商標服務的“排頭兵”
商標注冊及后續業務申請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專業性,且環節多、流程長,不少企業和群眾對于自行辦理商標申請業務的知識儲備不足,而通過代理機構辦理,除了費用成本上的考慮外,代理機構良莠不齊,個別代理機構業務水平不高、貽誤商標事務辦理甚至欺騙誤導申請人,利用申請人不熟悉流程環節而向申請人多索取費用等,也是企業和群眾顧慮的因素。
在泉州商標受理窗口設立前,申請人如果通過代理機構提交申請,時間上快則幾天,慢則一兩個月甚至更久,還需向代理機構支付一定數額的費用。窗口自設立以來,著力在為企業和各界群眾節約時間、節約成本、提供便利上下功夫:一是提供扁平化、便捷化、直通國家局的商標注冊等業務辦理通道,省去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努力做到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當天就從網申系統提交給商標局,極大方便了申請人;二是在業務辦理中,除了法定的商標局規費外,不收取其他費用,省去了申請人委托代理時需支付的代理費用。據統計,窗口成立至今已為申請人節省費用640多萬元。許多企業和群眾慕名而來,通過窗口順利辦理了商標注冊和變更、轉讓、續展、補發商標注冊證等業務,滿懷希望而來,滿載高興而歸。為提高專業服務能力和水平,當好優化商標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排頭兵”,窗口工作人員在緊張的工作之余,還不斷加強自身學習,以過硬的業務技能更好地服務企業和群眾。
暖心引導 助力品牌建設的“加油站”
作為泉州商標受理窗口的業務主管部門,泉州市市場監管局在加強窗口規范化建設、不斷優化商標公共服務的同時,也努力探索發揮商標知識產權的無形資產效應,助力企業通過商標品牌提升競爭力。今年來,主動協調泉州銀保監分局等金融監管部門,成立知識產權金融工作小組,研究制定泉州知識產權運營引導基金、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等知識產權金融促進政策;同時,積極為銀企合作搭建平臺,鼓勵和推動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指導4家企業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獲得貸款1億多元,其中,福建某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泉州商標窗口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辦理商標權質押登記,從銀行獲得5000萬元貸款,為企業拓展新業務提供了資金助力。
展望未來,泉州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按照國家局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工作部署,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推進窗口建設,更好地以服務泉州商標品牌建設,讓商標品牌在服務泉州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強支撐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