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專利法,中國專利的類型分為三種: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方法發明包括: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工藝流程等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那么怎么區分呢?至少三種方法。
中國申請號形式類似這樣:2013106888347.5
其中,2013是年份;第五位1表示發明;06888347表示當年的流水號;最后一位.5是校驗碼。
所以我們從申請號第五位就可以判斷出專利的類型
文本號,就是公開文本和公告文本的編號。從中國專利文獻的文本號也能很容易地區分開類型。
CN1開頭的就是發明;CN2開頭的就是實用新型;CN3開頭的就是外觀設計;ABC結尾的,就是發明;UYZ結尾的,就是實用新型;DS結尾的,就是外觀設計。
在92年以前,中國專利法規定了發明有一個審定階段,因此有一個審定文本,就是設定其種類代碼為B,后來專利法修改,去掉了審定階段,直接跳到授權公告文本,于是2010年以前的授權公告文本,種類代碼為C。
在2011年以后,發明的號碼就簡單了,CN+9位數字+A或B,A文本即為公開文本,B文本即為公告文本。
這種方法就簡單了。其實中國專利申請的各文本上都會明確標明其發明類型
看括號12后面的內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