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全稱是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該認證適用于任何組織,包括企業,事業及相關政府單位,通過認證后可證明該組織在環境管理方面達到了國際水平,能夠確保對企業各過程、產品及活動中的各類污染物控制達到相關要求,有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那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企業辦理的要求是什么?一起看看小編帶來的內容。
一、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標準要求
a) 制定適宜的環境方針;
b) 識別其過去、當前或計劃中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的環境因素,以確定其中的重大環境影響;
c) 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和組織應遵守的其他要求;
d) 確定優先事項并建立適宜的環境目標和指標;
e) 建立組織機構,制定方案,以實施環境方針,實現目標和指標;
f) 開展策劃、控制、監測、預防和糾正措施、審核和評審活動,以確保對環境方針的遵循和環境管理體系的適宜性;
g) 有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做出修正的能力。
一個尚未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組織,首先應當通過評審的方式來確定自己當前的環境狀況,以便對它的所有環境因素予以考慮,作為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基礎。
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標準評審內容
1. 識別重要的環境因素,包括在正常運行中、異常條件下(含啟動和關閉情況)、發生緊急情況和事故時;
2. 確定法律、法規和其他環境要求;
3. 審查所有現行環境管理活動和程序(包括與采購和合同有關的);
4. 評價對以往緊急情況調查的反饋。
在所有情況下,都應當考慮到組織內的正常和異常運行條件,以及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評審時,可根據活動性質的需要,采用調查表、面談、直接檢查、測量,以及參考過去的審核或其他評審結果等方式。
標準的實施邊界,以及是在整個組織,還是僅在特定的工作部門內實施,由組織自行決定。組織應當規定其環境管理體系的覆蓋范圍并形成文件,以明確界定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組織邊界。當組織是一個更大組織在給定場所的一部分,對范圍的確定尤為必要。
邊界一經確定,組織在此范圍內的所有活動、產品和服務,均須包括在環境管理體系內。
在確定范圍時,環境管理體系的可信性取決于邊界的選取。若組織的某一部分被排除在環境管理體系之外,組織應當能做出解釋。如本標準僅在特定的工作部門實施,可以采納組織內其他部分業已建立的方針和程序,用來滿足本標準的要求,只要它們適用于這些行將采用本標準的部門。
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法律和其他要求
需要識別適用于其環境因素的法律、法規要求,例如:
a) 國家的或國際性的法律要求;
b) 省部級的法律、法規要求;
c) 地方性法律、法規要求。
應遵守的其他要求例如:
1) 和政府機構的協定;
2) 和顧客的協議;
3) 非法規性指南;
4) 自愿性原則或業務規范;
5) 自愿性環境標志或產品護理承諾;
6) 行業協會的要求;
7) 和社區團體或非政府組織的協議;
8) 組織或其上級組織對公眾的承諾;
9) 本單位的要求。
確定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和環境因素之間的關聯,往往在識別這些要求的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因此,不一定要求為此專門制定程序。
綜上所述,關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辦理指南]的文章,如果您需要辦理該資質或者想更多咨詢問題,請聯系大通天成在線客服。也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133915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