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2023年已經啟動,我司官網、百家號、搜狐號已經介紹了很多相關內容,如何申請,申請條件是什么等內容。今天介紹的內容是對專精特新更深的了解。通過了解可以讓自己了解企業申請稱號是不是時機事宜,那一起看看下面的專精特新文章,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什么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
按照工信部的定義,專精特新即“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則是其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
財政部、工信部等明確提出,將在2021—2025年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以促進這些企業在經濟增長中發揮示范作用。
二、武漢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增幅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35.3萬戶,同比增長31%,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趨穩,實現增值稅開票金額21454億元,同比增長9.7%;全市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8家,為原來49家的3.22倍,增幅全國城市第一;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8680家,同比增長48.7%。全年5828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凈增高企超過3000家,預計高企總數將超過12000家。
同時,對獲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級財政給予50萬元獎勵,“武漢英才”計劃設立培育支持先進制造領域人才專項政策,重點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引育人才。對獲批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取得股份公司營業執照的上市后備“金種子”“銀種子”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
三、“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
我國經濟發展到當前這個階段,科技創新既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
我國雖然是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但產業基礎能力建設不足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這既有基礎裝備和核心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也有產業鏈上“斷點”“堵點”較多,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殺手锏”技術的問題。
比如,一些產業核心零部件、材料、工藝的產業基礎能力不能適應產業發展和需求側變化,數字化基礎技術體系薄弱,自動控制與感知、核心軟硬件、工業云與智能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等基礎科學存在短板、底層基礎能力不足;對于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控制力與主導權較弱,從“科技”到“產業”的創新內循環機制不暢等。
“專精特新”企業“小而尖”“小而專”,長期專注于某些細分領域,在技術工藝、產品質量上深耕細作,具有專業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等特點,有些企業因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一躍成為行業中的“小巨人”。
綜上所述,關于國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武漢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增幅全國第一文章,如果您需要辦理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或者想更多咨詢問題,請聯系大通天成在線客服。也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133915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