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條件,是本文主要內容。最近也介紹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知識,今天分享一篇關于辦理前準備的知識點。包括自主知識產權、研發費用、科技成果轉化等內容。都是申請的關鍵內容。希望對您辦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一、提早取得自主知識產權
高新技術企業的一個硬性條件就是企業必須要有自主的核心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中明確指出:不具備知識產權的企業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是高企認定的重要指標,分值高達30分,而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有Ⅰ類和Ⅱ類知識產權之分。其中,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按Ⅰ類評價,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首要條件,在高企認定中會給申請人帶來相應較高的分數,因此企業必須盡早獲取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建議:
1在前期設立研發立項,就應當將知識產權提前布局和規劃,避免存在申報當年或上年度集中授權情況。且建議企業每年申請知識產權5項以上,保證企業自身每年均有5件以上科技成果,從而體現出企業持續研發、持續創新能力。
2企業在申請軟件著作權時,要注意軟件開發完成時間應在研發立項實施階段。建議企業申請知識產權時,開發完成時間與研發立項周期密切貼合。
3企業申請的知識產權名稱和研發立項名稱關聯度不高時,建議企業申請知識產權時體現出其核心技術點,以方便評審專家一眼就可分辨。
二、提前歸集認定研發費用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指引中明確了研發費用歸集的范圍: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費用。企業一定要提前按照指引要求,對研發費用逐項進行歸集和認定。如果沒有進行提前規劃,在高企認定之前才臨時按項目對研發費用逐項整理,不但工作量非常大,還經常會出現紕漏,導致高企認定失敗。
建議:
企業提前擬定研發項目及周期,并在每年匯算清繳時申報加計扣除。
提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資源體系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中明確規定科技人員要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10%,這就要求企業提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資源體系。企業應當對人力資源進行專業系統的規劃,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體系,以此滿足公司和員工發展的需求。
建議:
申報材料內的職工總數與當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中(104從業人數)差異不超過10人。如低于10人建議出具相關的差異說明并附在人力資源情況表處,超過10人,建議更正當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中(104從業人數)。
三、提前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專利、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科技成果轉化,是高新技術企業評審認定條件中另一項高分項,分值高達30分,對高企認定的成功率影響很大。
建議:
1科技成果轉化逐項說明中應貼合產品進行具體描述,具體描述但不限于:該成果對產品產生了具體的作用或工藝手法、利用該成果實現了某些具體的指標和經濟效應等。
2每個主要產品建議都補充檢測報告/查新報告。加以佐證企業自身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能力和企業產品技術的先進性。
四、及時建立研發機構、規范組織管理
高企認定工作指引指出創新能力評價體系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評分占20分,這就要求企業在日常研發過程中對研發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執行、獎勵政策的體現都要明確規范。因此,但凡能證明企業實際進行了研發活動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材料都應要注意日常收集與整理,才不至于臨時抱佛腳,資料準備不充分。
建議:
1申報企業建立管理制度體系時,根據企業現行的組織架構流程,制定符合具有企業自身特點的研發組織管理體系,發布并實施相關制度流程。
2《研發投入核算制度》《研發費用輔助賬核算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中規定的會計準則需規范到企業具體的財務歸集和研發費用核算的日常工作中,并嚴格遵守。
3結合企業自身發展變化及經營管理需求,制定并更新迭代相關的組織管理制度并實施發布修訂版。
4建立健全的研究開發機構,有條件的可申請認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
綜上所述,關于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條件,四大知識點提前準備!的文章,如果您需要辦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質或者想更多咨詢問題,請聯系大通天成在線客服。也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133915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