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迎來開市二周年。智慧芽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229家北交所上市企業專利申請總量為2.7萬余件,有效專利總量為1.5萬余件,授權發明專利總量為3900余件。平均每家北交所上市企業專利申請量約為118件,有效專利量約為68件,授權發明專利量約為17件。
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分析認為,專精特新“小巨人”正在加速登陸北交所,過去一年北交所上市企業中“小巨人”的數量新增57家,同比增幅高達116.3%;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角度看,生物產業企業的平均專利申請量增幅最高,達到137.0%;從地區的角度看,江蘇省北交所企業的平均專利申請量同比增幅達到227.5%,領跑全國。
北交所企業科創能力正穩步提升,平均授權發明專利增幅超22%
根據智慧芽數據顯示,229家北交所上市企業平均專利申請量約為118件,平均有效專利量約為68件,平均授權發明專利量約為17件。
對比來看,截至北交所開市一周年(2022年11月15日),彼時的123家北交所上市企業,平均平均專利申請量約為100件,平均有效專利量約為60件,平均授權發明專利量約為14件。可見,上述三項專利數據均呈現上升趨勢,北交所企業的整體科技創新能力正在不斷加強,且其中平均授權發明專利量的增幅最高,同比增長22.8%。
“小巨人”加速登陸北交所,累計106家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自2019年以來,累計公示五批共12950家,認定1.2萬家。據智慧芽統計,在上述229家北交所上市企業中,共有106家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高達46.3%,在A股各板塊中僅次于科創板(49.7%),遠高于主板(5.4%)和創業板(23.5%)。
在過去一年間,北交所上市企業數量新增106家,增幅達86.2%;而同期北交所上市企業中“小巨人”的數量新增57家,增幅超過100%,達116.3%。可見,專精特新“小巨人”正在加速登陸北交所掛牌上市。
北交所開市以來,重點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培育鏈,已初步形成了全鏈條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的市場體系。隨著北交所不斷完善市場制度和培育機制,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將為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圖:A股各版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占比及過去一年“小巨人”企業北交所上市數量漲幅(來源:智慧芽)
北交所生物企業平均專利申請量增幅最高
依照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據智慧芽統計,229家北交所上市企業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和生物產業的數量最多,依次有56家、44家、37家和32家。
在上述四大產業中,從企業專利申請總量來看,排名依次為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生物產業,分別有6700余件、6000余件、3700余件和3200余件。進一步從企業平均專利申請量來看,排名依次為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生物產業,分別約有153件、109件、103件和100件。
相較于2022年北交所開市一周年時各戰新產業企業的平均專利申請量,在這四大產業中,生物企業的平均專利申請量同比增幅最高,達到了137.0%,顯著高于其他產業。
綜上所述,關于專精特新小巨人最新消息,累計106家登陸北交所文章,如果您需要辦理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或者想更多咨詢問題,請聯系大通天成在線客服。也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133915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