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國產電影的黑馬,無疑是火爆大江南北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了,作為國內的現象級IP,影片中不少名場景、名句都為觀眾熟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點燃了這個夏天。
截至9月2日,《哪吒》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突破47億,超越《流浪地球》的46億成為國內票房排名第二的電影。而在票房高漲的同時,其出品方光線傳媒也注意到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就申請注冊了1818個商標,商標內容基本與電影《哪吒》相關。
光線傳媒注冊相關商標
通過中國商標網查詢發現,從8月9日開始,光線傳媒一口氣提交了1818個商標注冊申請,除了部分沒有顯示商標名稱的,但凡有名稱的幾乎全部是與《哪吒》電影相關,諸如魔童哪吒、靈珠魔丸、哪吒之魔童降世、殷夫人、敖丙……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注冊了1818個商標,這也讓很多網友產生了疑問。首先《哪吒》當中所用的神話人物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以此作為商標可以嗎?其次是光線傳媒一次性注冊這么多商標是否違反了《商標法》相關規定?
先說第一個問題,“哪吒”這種神話人物是否能注冊成商標?
其實,此前就有孫悟空、豬八戒這樣知名度更高的神話人物名字都被注冊商標了,所以哪吒也是可以成為注冊商標的,但流程要合法。
第二個問題,光線傳媒一次性注冊這么多商標是否違反了《商標法》相關規定?
其實,大量注冊商標的背后一般有三個原因:
1、企業需要真實使用(這種情況較少,不可能一下需要使用上千個商標)。
2、保護性注冊,也叫防御性商標。商標保護性注冊策略對于很多大公司來說,屢見不鮮。例如小米公司就注冊了大米、紫米、黑米、藍米、綠米等商標、老干媽也注冊了老干爹、老干娘、老干爸、干兒子、干女兒、老姨媽等商標,但他們都是為了品牌保護。
3、惡意注冊。如果是以牟利而為目的的惡性注冊商標,則屬于違規行為。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打擊囤積商標行為,對于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大量將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標據為己有,或大量注冊近似商標,但注冊目的并非使用,而是欲通過兜售或者訴訟要挾的方式,從商標使用人處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給與堅決打擊。
由于光線傳媒是《哪吒》的出品方,對于相關商標注冊是享有占先權的,從目前看,光線影業大量注冊‘哪吒’商標行為屬于第二種的可能性很高。
不過是否能夠真正注冊下來,還是要看審核方的審核情況,雖然光線傳媒沒有正式回應此事,但是從目的來說也和上面這位律師猜想得差不多。光線傳媒的舉動更像是一種迫于無奈的自救,畢竟太多品牌吃了“搶注”的虧。
從商標局官網查詢得知,相關“哪吒”商標被申請注冊成功的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央視動漫有限公司。那么,光線傳媒提交的相關商標注冊申請,是否侵犯了商標在先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