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離任審計
離任審計,或稱任期終結審計,是指對法定代表人整個任職期間所承擔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所進行的審查、鑒證和總體評價活動。這一活動,對于引導和規范法定代表人的經營思想和經營行為、維護法定代表人的合法權益和揭露非法行為,對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通過離任審計,客觀評價法定代表人在任期內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可以為組織人事部門正確、科學地考核和任用干部提供重要而具體的根據。
二、離任審計的內容
基本內容為:
1、資產效益、負債、損益的真實性。
2、成本、利潤核算的合規性。
3、關聯企業的經濟往來狀況及雙方往來的合規性。
4、資產保值增值情況。
5、任期內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重點審計內容:
1、上任時公司的財務狀況。
2、任期內財務收支合規、合法、真實性。
3、任期內凈資產的增減。
4、任期內各項指標的達成情況及分析。
5、任期內重大的經營決策。
6、任期內重大的法律訴訟及擔保、涉及稅務等事項。
7、任期內各項管理制度的健設健全及執行情況。
8、有無損失、浪費、資產流失情況。
9、有無遺留問題,其具體情況及對財務的影響。
三、為完成審計內容,需要做哪些工作
1、確認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是工作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對于應該調整的事項,一定要進行調整。按調整后的報表(財務數據)發表審計意見。如:收入的確認。實現多少利潤等。(例如:某集團公司委托對子公司經理的離任進行審計,賬面實現5000萬的利潤,凈資產9000萬,審計發現,費用中有800萬是為集團公司支付的接待費,另外,該公司還存在已經實現銷售,但未結轉到收入中的銷售收入3000萬元(該銷售確定能收回貨款,且產權手續在辦理中);在已經歸還的長期借款中有1200萬元為歸還集團公司的借款,該項借款是集團公司將其另外的下屬公司的固定資產轉給該公司,并內部定價1200萬元所形成的。那么,在評價該公司的利潤時,我們就不能按賬面的5000萬,而是8800萬(應該把3800萬元也應該算在內。)因為這些都是該公司總經理任期內工作所實現的。
2、在確認成本費用的合規性上,也要求我們特別注意。
第一,要熟悉該企業所處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查清該企業經理在任期內有沒有違反法律的事項。
第二,若是獨立的公司要取得該公司的管理制度,章程,財務制度、財務授權制度。若是集團公司還應取得其母公司對下屬公司財務管理制度,或是母公司對于財務管理方面的補充規定、發放的文件等。特別注意查清該總經理任期內有沒有違反公司內部的管理制度,有沒有超越權限審批、是否有違反規定報銷、違規將公司財產借貸給他人、抵押、有沒有違反集團公司規定與關聯公司拆借款項等事項。
3、關聯企業的經濟狀況及雙方往來情況。
這一點也要特別引起注意,第一,要關注有沒有與關聯企業進行轉讓定價逃避納稅行為。第二,要關注與關聯企業往來合不合集團公司對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的規定。第三,要注意利用關聯企業進行調節利潤。第四,要特別關注,有沒有以關聯企業的名義進行其他違法違規的行為。
4、要查清以上問題,要多方了解,查證,不能僅停留在表面。無論憑證多少,都要認真察看原始憑證。同時也多聽取被審計企業的員工的意見或是從談話中了解是否該公司領導存在問題。
5、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是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指標。也是離任審計中涉及被審計人員績效的敏感問題,對此一定要把數字確認準確。該調整的,要用調整后的數字進行指標的計算。另外,要較好的進行績效的評價,還應測算相關的指標。
6、對有疑點的問題一定要一查到底,直到弄清楚炎止,同時注意策略與技巧。
7、在進行審計評價時,應有充份的依據或證明。對審計過程中未予驗證的具體事項,或評價依據、評價標準不明確的事項不作評價。對未來事項不作預測結果的評價。評價采用的數據,應該是在審計中認定的數據,而不是企業提供的數據。
8、分清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如果是企業的違規行為應考慮是其經理的主觀因素還是外來的干擾,或者是否是其上級主管部門應承提的責任。
9、分清是前任的領導責任還是現任的領導責任。
10、分清是玩忽職守還是工作的失誤。
11、在對經營業績進行評價時,要本著客觀、公正的立場,注意語言的措詞與表達方式,不要帶任何的感情色彩。在評價中要分清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公司外部環境與內部原因、公司的效益與社會貢獻等關系。
上述便是大通天成小編為您整理的“什么是離任審計,離任審計的內容”相關資訊,如有相關疑問直接撥打→13391522356←獲得一對一服務咨詢服務。如果這樣還不夠,不如嘗試掃碼關注大通天成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