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稅又稱節稅籌劃,是指企業在法律規定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對投資、經營、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地取得減輕稅負帶來的稅收利益的管理活動。在西方國家,節稅籌劃又稱為"稅務籌劃",這一概念幾乎是家喻戶曉。英國上議院議員湯姆林爵士在1935年針對"稅務局長訴溫斯特大公"一案中說:"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安排自己的事業,依據法律這樣做可以少繳稅。為了保證從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強迫他多繳稅。"
節稅籌劃的要點在于:
1.其目的是為了減輕稅負,即少負稅。它同企業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潤的目標一致;
2.節稅籌劃以國家稅收法律為依據,必須符合國家稅收政策導向,符合稅收法律規定;
3.節稅籌劃的主體是納稅人。企業是最主要的節稅籌劃者;
4.節稅籌劃的手段是"計劃和安排";
5.節稅籌劃通常隨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一同進行,甚至要早于生產經營活動。
節稅妙招
1、善于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張某和王某都準備注冊一家公司自己當老板了,張某在6月30日登記注冊公司;王某在7月1日登記注冊公司。本來大家對這一天的差異都沒有在意,同時向稅務機關遞交了申請,要求享受新辦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公司注冊成立后,在第一年的下半年張某和王某的生意都虧損了,但張某的公司被稅務機關批復當年已經享受了一年的所得稅優惠,從明年開始就要繳納所得稅,并且由于當年虧損,當年按免稅計算也沒有實際意義。而王某的公司卻可以選擇用今年的利潤先繳納,明年再開始計算享受一年的所得稅優惠,并且由于當年虧損,根本沒有利潤,所以選擇繳稅也沒有意義,王某的公司即可以到明年實現盈利后再計算免稅一年。
2、存款少可遲繳稅
企業在申報后就應及時繳稅,但存款少的則可以申請延遲繳稅。那么存款少到什么程度可以延遲繳稅呢?
當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足以支付當期工資,或者支付工資后不足以支付應交稅金時可以申請延遲繳稅。(注意: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包括企業不能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國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項專用存款。)
3、注意發票是否有問題,及時預防
簽訂合同是對雙方的一個法律約束,但目前經常出現的情況是:開票方雖履行了合同,但提供的發票卻存在問題。開票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注意三流一致(合同流、資金流、發票流)。
1.假發票。有一些提供的發票是從第三方購買的或者發票本身就是偽造的。
2.真發票,但發票開具不規范。付款單位名稱錯誤、稅率填寫錯誤、貨物名稱不在開票方經營范圍內等。
3.請其他單位開發票或購買失控發票等。
以上幾種情況,若被稅務機關查出發票有問題,購貨方就要承擔責任。明明是開票方違規提供發票,卻要購貨方承擔法律責任,真的是躺著也中槍。同時如果想追究開發票方的責任的話,還難以找到合適的法律依據。
所以在簽訂合同時建議加上保護條款:若開發票方提供的發票不符合稅法規定,給購買方造成損失時,將由開票方承擔所有損失并進行賠償。
加上保護條款后,一方面就可以給開票方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如果發票真的出了問題,還可以直接根據合同條款找開票方索賠,也不用為找不到法律依據而得不到賠償煩惱了。
4、監督合同及時履行,別去承擔對方的偷稅責任
一家房地產公司,在銷售廣告里承諾:買房送契稅。業主買了房子后,也在合同中寫明:契稅由房地產公司承擔。
之后業主們搬進了新屋,開始了新的生活。但等到去辦理房產證時,卻被房管部門告知:還沒有繳納契稅,必須先繳了才能辦證。業主們自然要與房管部門理論:明明房產公司答應買房送契稅,憑什么現在要讓業主來繳納契稅費用?
實際上,契稅的納稅人是購買房子的業主,房管部門根本不會理會房地產公司與業主們的合同,契稅的收繳只要按法律規定辦即可,而業主與房地產公司的合同糾紛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業主無奈,只能先繳了契稅辦理房產證,契稅只有回頭再找房產公司算賬。
遇見對方逃稅的類似情況,如果對方不繳納稅款的話將還是由你個人承擔法律責任,對方不承擔偷稅的責任,僅承擔違背合同的責任,這種情況就屬于合同糾紛。因此,在簽訂包稅合同后還需要密切關注對方是否真的繳納稅款了。
上述便是大通天成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小企業如何節稅”相關資訊,如有相關疑問直接撥打→13391522356←獲得一對一服務咨詢服務。如果這樣還不夠,不如嘗試掃碼關注大通天成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