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由中國政法大學等單位主辦的涉外知識產權高端人才公益教育培訓班在京舉辦,知識產權業內專家和高通公司工程總監分別從技術創新與專業管理、5G技術與應用這兩方面,進行了現場分享。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常保國在開班儀式的致辭中表示知識產權保護是世界各國高度共識,中國知識產權雖然起步較晚,但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是空前的,在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方面落實成效好。中國政法大學重視知識產權宣傳保護工作。學校的民商經濟法學院及商學院均在進行知識產權研究,繼續教育學院在開展知識產權培訓。此外,學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在北京中小學建立了知識產權宣教基地,會在每年的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日,組織活動進行宣傳。
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兼技術許可業務中國區總經理錢堃在開班儀式的致辭中表示隨著5G為代表的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知識產權在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提升,因此,高通公司提供5G技術和行業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利用自身的優勢搭建、運營教育系統平臺,進行涉外知識產權專題培訓的組織與服務工作。此外,高通公司每年將收入的20%投入研發,累積研發投入已經達到660億美元,致力于在5G時代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助力實現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中國政法大學教師王玲以WIPO的數據作為培訓的切入點,分析了中國目前的專利申請情況及面臨的問題,隨后,她從系統價值理念,專利戰略選擇、專利管理實踐展開分享,并用朗科科技、IBM、三菱、達闥科技的案例進行了分析論證。
高通公司工程總監吳軍立介紹了從1G到5G的發展歷程及通信特點,強調了5G在海量物聯網、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增強型移動寬帶優勢,分析了5G在智慧港口、智慧工廠等領域,在遠程支撐、車聯網等方面的應用。
據了解,本期培訓班助力5G時代涉外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培養,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中外知識產權法理與實務,了解國際知識產權規則,掌握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趨勢的涉外知識產權高端人才。此次參培的知識產權領域從業人員反響熱烈,培訓班也為知識產權領域的從業者提供了溝通交流的平臺。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