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2項、優秀獎44項;重點產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保護工作站覆蓋全市11個區……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廣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相關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意識明顯提升,使創新活力更強勁、動能更持久。
創造 著力提質增效
知識產權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原動力。為了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開展知識產權質量提升工程、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組織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對接企業提供服務。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同樣離不開專利支撐。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與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合作對接機制,打通專利預審快速通道,2天內幫助企業完成全國首款柔性人工智能(AI)視覺口罩機6件專利撰寫并進入快速審查通道,為抗疫新產品投入市場保駕護航。
截至2020年12月底,廣州市擁有效發明專利量7.134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46.6件,有效注冊商標151萬件,地理標志商標12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件,集體商標25件。2020年廣州專利授權量15.6萬件,同比增長48.7%,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1785件,同比增長10%。
運用 強化服務供給
作為第二批“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之一,廣州市制定《廣州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中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出臺《廣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服務企業應對疫情困難線上辦理工作指引》等相關措施,著力促進知識產權高效運營。2017年至今,廣州市共資助企業及服務機構152家,發放維權援助資金3935萬元。僅2020年,廣州市專利質押融資額達到66.77億元,商標質押融資額達到6.66億元。
作為廣州市唯一的國家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近年來,廣州開發區著力構建多元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市場,成為廣州市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典型探路者。2020年8月,廣州開發區發行“廣州開發區新一代信息技術專利許可資產支持計劃”和“廣州開發區金控—生物醫藥專利許可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兩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聚焦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構建資產池和專利池,推動上下游產業聯動,為24家企業融資4.34億元,實現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迭代升級。同時,區內啟動的“知識產權助力科創企業上市工程”,為科創企業登陸科創板和創業板提供支撐。
保護 構建多元機制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廣州致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大協同機制,設立以市長為組長,公、檢、法、司、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共32個成員單位組成的廣州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統領協調全市知識產權工作,每年發布《廣州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初步構建起司法、行政、海關、仲裁、人民調解有機銜接、相融互補的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2020年底“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全球知識產權高地”誓師大會的舉辦,成為多方統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范本。
在機構建設方面,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在全市11個區全覆蓋建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保護工作站。目前廣州市擁有知識產權調解機構62家、知識產權仲裁機構5家、知識產權快速維權及援助機構28家。2020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建設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推進廣州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
2020年,廣州將打擊知識產權違法行為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結合,嚴厲打擊專利、商標侵權假冒行為及侵犯商業秘密、涉疫情物資等知識產權違法行為,查辦各類商標案件850件,涉案金額915.18萬元,罰款1719.42萬元;查辦各類專利案件1630件。
廣州知識產權保護途徑上的創新,也走在全國前列。2020年5月14日,全國首單知識產權海外侵權保險落地廣州黃埔,為2家投保企業提供725萬元風險保障,開創國內實施知識產權海外侵權保險的先河,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實施的第一年。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州將繼續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加強知識產權頂層設計和廣州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扎實推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堅持“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促進保護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為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貢獻“廣州智慧”和“廣州力量”。
原文標題:廣州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顯成效——創造活躍 運用高效 保護嚴格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