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部門聯合舉辦“世界知識產權日”系列活動——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助推科創企業創新
近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下稱海淀法院)聯合中國(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下稱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舉辦“世界知識產權日”系列活動,旨在通過巡回審判、座談交流等為科創企業送上知識產權保護“大禮包”,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鼓勵轄區企業自主創新。
在巡回審判活動中,海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原告賽飾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賽飾公司)訴被告萊州市弘宇工藝品有限公司(下稱弘宇公司)、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該案由海淀法院院長邵明艷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張璇、人民陪審員梁銘全組成合議庭。近30名企業代表旁聽了此次庭審。
庭審中,原告賽飾公司訴稱其經授權享有“AGATHA”英文商標和其特定圖形商標專用權,弘宇公司在某直播平臺售賣帶有“AGATHA”字樣和其特定圖標的手提包(下稱涉案商品),侵害了其商標專用權,故訴至法院。
被告弘宇公司辯稱,其在直播平臺所進行的推廣、銷售涉案商品的行為系基于案外人授權,對賽飾公司享有涉案商標專用權這一事實并不知情。其在直播平臺中銷售涉案商品時亦未接到賽飾公司的任何禁止推廣、銷售涉案商品的通知,且銷售涉案商品的實際獲利遠低于賽飾公司主張的經濟損失金額。故賽飾公司的訴請無事實、法律依據。
被告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則辯稱,其在收到本案起訴材料后對被訴行為進行了核實,確認該行為在2021年2月8日前即已停止。同時該公司作為直播平臺的經營者,僅系提供直播內容的平臺而非電子商務平臺,已履行平臺方應盡的事前提示、事中披露及事后注意義務,不存在其他過錯。故其行為不構成侵權。
在合議庭主持下,原被告圍繞被告弘宇公司是否對商品來源盡到了應該具備的注意義務以及直播平臺類型的認定、直播平臺經營者是否已盡到合理注意義務等焦點問題各自舉證、質證,充分發表意見。合議庭充分聽取雙方訴辯意見,開展案件事實查明,庭審有序進行。
據了解,當前直播平臺主播帶貨現象日益普遍,主播帶貨模式愈發多元化。通過公開審理和裁判,該案有助于為主播帶貨行為如何適用合法來源抗辯、允許主播帶貨的直播平臺是否屬于電子商務平臺以及如何確定直播平臺合理注意義務的邊界等爭議問題提供一定的明確與指引。
“走進科創企業”座談會上,海淀法院院長邵明艷表示,在“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召開此次座談會,聽取科創企業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建議,對于加大海淀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鼓勵轄區企業自主創新以及加強我院知識產權審判高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今后,海淀法院將致力于建設“七個平臺”,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一是搭建知產案件巡回審判平臺;二是搭建知產審判開放日平臺;三是搭建知產審判司法宣傳進企業、進園區、進校園平臺;四是搭建知產典型案例發布平臺;五是搭建知產審判年度白皮書發布平臺;六是搭建知產審判交流研討平臺;七是搭建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平臺,更好地為轄區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據悉,此次座談會是海淀法院與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世界知識產權日”系列活動中的一大內容。海淀法院院長邵明艷,海淀法院民事審判五庭(知識產權審判庭)負責人楊德嘉、副庭長張璇,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木子以及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出席會議。與會代表圍繞科創企業司法需求和問題等話題交換意見、開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