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和中央宣傳部、最高人民法院、科技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奮力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有關情況。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和版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以及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等四個預期性指標。這四個指標的提出,集中體現了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主題。
第一,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到2025年達到13%。這個指標,體現的是專利密集型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了專門的核算和發布機制。根據統計,2019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1.46萬億元,占GDP比重為11.6%,具備了一定的規模。
第二,版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5%。這個指標,是指當年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體現了版權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據有關統計,2019年我國版權產業增加值為7.3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7.39%。
第三,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500億元。這個指標,表征了我國對國外知識產權的利用程度和我國知識產權的出口競爭力。根據統計,2020年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額為3194.4億元,呈現出“出口進口同步增長、出口增速更勝一籌”的局面。
第四,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2件。所說的“高價值發明專利”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明專利,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發明專利,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發明專利,實現較高質押融資金額的發明專利,還有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的發明專利。根據統計,2020年我們國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是6.3件。
申長雨表示,這四項指標都非常重要,也都具有很好的成長性,但是要順利實現也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