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下發通知,要求落實好北京市關于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而制定的16條最新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相關政策措施,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按照北京市政府關于結合疫情常態化持續出臺中小企業惠企政策的工作部署,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近日研究制定了《北京市關于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從持續減輕企業負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積極保障企業權益、精準做好企業服務等四個方面制定了16條舉措。
在持續減輕企業負擔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支付成本,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比如,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稅費;繼續將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優惠政策、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鼓勵轄內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免收全部單位結算賬戶管理費和年費;鼓勵各區安排中小企業紓困資金,對生產經營暫時面臨困難的獨角獸、專精特新等高成長中小企業及民生領域服務型中小企業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擴大普惠金融供給,引導各類基金支持,分擔文旅企業履約風險,加強金融數據共享。比如,引導銀行業加大首貸服務力度,至2023年末,力爭累計拓展小微企業首貸戶14萬戶以上,累計發放小微企業首貸金額1500億元以上;統籌用好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科技創新基金等政府性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本市鼓勵發展的重點產業中小企業,尤其是對集成電路、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和前沿領域中小企業加大股權投資供給。
在積極保障企業權益權益方面,《若干措施》提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強化市場價格執法,暢通訴求反饋通道。比如,優化應急運輸專用通道政策,保障應急物資和中小企業必要的生產物資優先便捷通行;鼓勵國有企業推進優質優價采購,不得設置阻礙中小企業參與競爭的隱形門檻;在“京通”APP中開設中小企業服務意見建議征集平臺,及時總結反映集中的訴求,提出改進舉措。
在精準做好企業服務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推進企業“一件事”集成服務,積極匹配人才需求,精準服務賦能企業發展,促進“專精特新”重點企業梯度發展,支持企業上市,加強考核評估。比如,進一步加強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完善不同梯隊企業識別標準,擴充在庫企業數量;推進轄內商業銀行為“專精特新”企業開辟信貸綠色通道,推出專屬信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