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專精特新認定條件,是本文主要內容。2023年,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已經開始。本文結合最新的重慶本地金融政策,申報通知等內容,讓您全面了解2023年專精特新的申報情況,供您參考。
一、重慶2022年專精特新大數據
“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現已逐漸成長為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力擔當”。
137家企業上榜,入選企業數量位列西部地區第2位、全國第12位,這是2022年工信部評定的第四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榜單上,專精特新渝企的“成績單”,該批次入選企業的數量是我市前三批入選總數的1.2倍。
據統計,2022年全年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79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近8成。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2484家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5家。
二、重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最新資訊
重慶銀保監局出臺十三條舉措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
為加快構建目標清晰、機制健全、產品豐富的“專精特新”金融服務格局,重慶銀保監局從市委市政府“提信心、穩增長、強主體”的總要求出發,統籌銀行保險兩大金融資源體系,印發《重慶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主要圍繞金融服務重點、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打造金融服務鏈條和優化金融服務生態等四個方面提出13條措施。同時,《若干措施》還強調從“資源上傾斜、服務上加力、觀念上轉變、工具上創新、考核上引領”,做好“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
建行重慶市分行:助力“專精特新”企業打通境外低成本融資渠道
“當前外部環境多變,降低融資成本對于促進企業良性發展十分重要。有了外管局針對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的跨境融資便利化政策,還有建設銀行積極跟進的優質服務,低成本資金給我們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近日,涪陵區某“專精特新”企業的負責人高興地說道。該企業主要從事壓縮機相關配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被工信部認定為全國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期企業因生產擴能,融資需求較為迫切。在建行重慶市分行的幫助下,企業辦理了一筆500萬元的跨境融資性風險參與業務。這是國家外管局《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業務指引(試行)》出臺后,涪陵區落地的首筆“專精特新”企業外債便利化業務。受益于新政策,企業辦理相關業務的流程大幅簡化,進一步暢通了境外融資渠道,為企業帶來了相比同時期國內貸款利率低55個基點的低成本資金。
三、關于做好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和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經濟信息委(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經信部門,有關單位: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和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企業函〔2023〕23號)、《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工信部企業〔2022〕63號,以下簡稱《辦法》)等文件精神,為做好申報和復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和復核對象
申報企業原則上應為市級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重點推薦科技含量高、產業導向好的企業。
復核企業為我市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60家(附件5)。
二、申報和復核條件
企業應在重慶市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未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提供的產品(服務)不屬于國家禁止、限制或淘汰類,同時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符合《辦法》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關認定標準。
(一)專業化指標。截至上年末,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以上,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企業上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2〕。
(二)精細化指標。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截至上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三)特色化指標。主導產品在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且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擁有直接面向市場并具有競爭優勢的自主品牌。
(四)創新能力指標。滿足一般性條件或創新直通條件。
1.一般性條件。需同時滿足以下三項:
(1)上年度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的,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于3%;上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1億元的,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于6%;上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下的,同時滿足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8000萬元以上,且研發費用總額3000萬元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重50%以上。
(2)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3)擁有2項以上與主導產品相關的Ⅰ類知識產權〔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均不包含轉讓未滿1年的知識產權)〕,且實際應用并已產生經濟效益。
2.創新直通條件。滿足以下一項即可:
(1)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
(2)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強企業組名單。
(五)產業鏈配套指標。位于產業鏈關鍵環節,圍繞重點產業鏈實現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應用,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六)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指標。主導產品原則上屬于以下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領域等產品。
對于已列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產品的,不再推薦;對于與已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存在控股關系(持股/被持股比例超過50%)的企業,以及同一集團內生產相似主導產品的企業,不再推薦。
三、申報和復核程序
1.企業自主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和復核采取線上填報與線下報送相結合的方式。符合條件的企業自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間,通過線上系統報送(zjtx.miit.gov.cn),填寫申請書并上傳相關佐證資料。于4月14日前將申報資料(一式兩份)、單獨《申報書》(雙面打印膠裝、一式三份)交區縣經濟信息委(中小企業主管部門)。企業務必保證系統填報內容和紙質申報材料一致。
2.區縣初審匯總。各區縣經濟信息委(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對企業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初步審核,提出審核意見,確定推薦企業名單,填寫《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薦匯總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情況匯總表》,于4月21日前將企業申報材料(一式一份)、單獨《申報書》(雙面打印膠裝、一式三份)、推薦報告、匯總表(紙質件及電子版)送交市經濟信息委政務服務大廳(聯系電話:63898496)。
3.市經濟信息委審核推薦。市經濟信息委根據區縣推薦匯總情況,組織專家評審,最終確定推薦企業名單。
四、其他事項
各區縣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園區要全面梳理重點培育企業情況,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和輔導服務,組織發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確保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應報盡報。對于有效期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簡單變更名稱的,請按照《關于組織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簡單更名審核工作的通知》(工企業函〔2021〕171號)要求,報送相關材料。
業務咨詢電話:023—63895446、023—63895416、023—63897452。
系統咨詢電話:010—87901013、010—87901032、023—67517286。
綜上所述,關于重慶專精特新認定條件,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文章,如果您需要辦理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或者想更多咨詢問題,請聯系大通天成在線客服。也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133915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