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視聽許可證,是網絡視聽行業重要資質之一,像國內知名網站,在08年以前都是有辦理資質,如搜狐、騰訊、淘寶、優酷、360視頻等。資質全稱是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屬于廣電總結主管。各省市自治區新聞單位是可以通過當地廣電部門進行辦理網絡視聽許可證。具體辦理內容,相關法規條例,一起看看下文小編的分享。
一、什么是網絡視聽許可證?
網絡視聽許可證也稱為網絡視聽經營許可證,全稱是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網絡視聽經營許可證是經批準設立的廣播電臺、電視臺或依法享有互聯網新聞發布資格的網站可以申請開辦信息網絡傳播新聞類視聽節目業務的許可證。
根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國家廣電總局 信息產業部令第56號)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向公眾提供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以下簡稱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活動,適用本規定。本規定所稱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是指制作、編輯、集成并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視音頻節目,以及為他人提供上載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的活動。適用于以互聯網協議(IP)為主要技術形態,以計算機、電視、手機等各種電子設備為接收終端,通過移動通信網、固定通信網、微波通信網、有線電視網、衛星或其他城市網、廣告網、局域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開辦、播放(含點播、轉播、直播)、集成、傳輸、下載視聽節目服務等活動。
根據廣電總局公開的數據,截止2021年5月份,全國辦理網絡視聽許可證數量571家。
當下流行的短視頻,抖音、快手、微視等平臺沒有相關資質,只是辦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和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網站底部展現許可證號: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XXXXXX
二、為什么要辦理網絡視聽許可證?
1、根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國家廣電總局 信息產業部令第56號)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向公眾提供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以下簡稱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活動,適用本規定。本規定所稱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是指制作、編輯、集成并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視音頻節目,以及為他人提供上載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的活動。
2、2022年3月份,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2021年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法治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和進展。2022年,重點推進《廣播電視法》的制定工作,加快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管理方面的各項法規和重要文件的制修訂工作。堅持網上網下統一導向、統一標準、統一尺度,切實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法律法規落地實施。
3、2022年12月2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包括微短劇類“小程序”在內的各網絡微短劇服務的開辦主體,須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或依規納入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規范管理。
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辦理流程
地方申請單位應當將申請材料報所在地省級廣電主管部門,經初審后報廣電總局審批;中央直屬單位直接向廣電總局提交申請材料。(地方申請單位與所在地省、自治區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在不同城市的,申請材料可通過當地的地市級廣電主管部門,轉報給省級廣電主管部門。
省級廣電主管部門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日內提出初審意見,報廣電總局審批;廣電總局應當自收到申請或者初審意見之日起40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其中專家評審時間為20日。予以許可的,向申請人頒發《許可證》,并向社會公告;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許可證》應當載明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播出標識、名稱、服務類別等事項。
四、申請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條件
根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八條,申請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申請單位應當具備(同時)的基本條件
1.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且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其中,國有控股單位包括多家國有資本股東股份之和絕對控股的企業和國有資本相對控股企業(非公有資本股東之間不能具有關聯關系),不包括外資入股的企業。
2.有健全的節目安全傳播管理制度和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3.有與其業務相適應并符合國家規定的視聽節目資源。
4.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技術能力、網絡資源。
5.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專業人員數量應在20人以上,并具備相應的從業經驗或專業背景。申辦單位的主要出資者和經營者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
6.技術方案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7.符合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確定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總體規劃、布局和業務指導目錄。
8.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條件。
(二)申請從事特定類別視聽節目服務應當具備的其它條件
1.申請從事廣播電臺、電視臺形態服務、時政類視聽新聞服務的,應當持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許可證或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其中,以自辦頻道方式播放視聽節目的,由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臺、電視臺、中央新聞單位提出申請。
2.申請從事主持、訪談、報道類視聽服務的,應當持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和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申請從事自辦網絡劇(片)類服務的,應當持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4.申辦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同時還為其他單位提供互聯網視聽節目信號傳輸服務的,應符合《規定》第十九、第二十條的規定。
(三)申請其他條件參考
1、經批準設立的廣播電臺、電視臺或依法享有互聯網新聞發布資格的網站可以申請開辦信息網絡傳播新聞類視聽節目業務。
2、經批準設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省會市、計劃單列市級以上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影視集團(總臺),可以申請自行或設立機構從事以電視機構作為接收終端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集成運營服務。
3、符合廣電總局確定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的總體規劃和布局。
4、符合國家規定的行業和技術標準。
5、有與業務規模相適應的自有資金、設備、場所及必要的專業人員。
6、擁有與業務規模相適應并符合國家規定的視呼節目資源。
7、擁有與業務規模適應的的服務信譽、技術能力和網絡資源。
8、有健全的節目內容審查制度、播出管理制度。
9、有可行的節目監控方案。
10、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
11、用于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的新聞類視聽節目,限于境內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臺以及經批準的新聞網站制作、播放的節目。
12、用于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的影視劇類視聽節目,必須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電影公映許可證》。
13、通過信息網絡傳輸視聽節目,應符合《著作權法》的規定。
五、申請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材料
1、申請報告,內容應包括:業務類別(自辦節目、轉播、集成等)、播出標識(從事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業務的專用標識)、傳播方式(頻道播出、點播、下載定制、輪播、數據廣播等)、傳播網絡、傳播載體、傳播范圍、接收終端、節目類別、集成內容等;
2、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申請表;
3、從事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業務的內容規劃、技術方案、運營方案、管理制度;
4、向政府監管部門提供監控信號的監控方案;
5、人員、設備、場所的證明材料;
6、申辦機構的基本情況及開展業務有關的證明(網站注冊文件、廣播電臺、電視臺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從事登載新聞業務許可文件等);
7、公司章程、營業執照、驗資證明(申請人為企業的)。
六、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參考法律法規
1、行政法規:《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 228 號),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
2、部門規章:《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國家廣電總局 信息產業部令第56號),自2008年1月起施行;《專網及定向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局“6號令”),自2016年6月起施行。
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20〕13號)省廣電局在做好下放的行政審批權承接工作過程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變審批為服務,努力優化營商環境,給申請人帶來更多便利,努力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符合條件的州(市)、縣級地方新聞單位核發《信息傳播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標志著全省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進入新階段。同時,按照“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將事前審批和事中事后監管相結合,把許可管理和推動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結合起來,為逐步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作出應有的貢獻。
《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20〕13號)
設區的市、縣級地方新聞單位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核發。
下放后,廣電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
1.建立健全審批情況信息共享、節目報備和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將設區的市、縣級地方新聞單位播出的網絡視聽節目納入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系統。
2.指導督促新聞單位建立健全總編輯負責、節目播前審查、重要節目播出管理等制度。將有關節目納入各級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監測監管平臺,加強內容監管。發現違反規定造成重大事故的要嚴肅處理。
今天,我們了解網絡視聽許可證,23年辦理知識大全(廣電部)的內容,如果您的企業有需要辦理網絡視聽許可證或其他視聽相關資質,請聯系大通天成在線客服。也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13391522356。